案例一:
上周五从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一个熊孩子故意滋扰邻座乘客,坐在旁边父亲不但没有制止,还动手殴打该乘客。
机组人员出于安全起见,将事件通报给洛杉矶国际机场地面人员,地面人员则报告给美国海关和联邦调查局(FBI)在机场的执法人员。
飞机落地之后,由警方将涉事的双方都带离飞机后,乘客才得以下机。
据报道,小孩的父亲因为先动手打人,被美国海关以故意伤人罪拒绝入境,并于周六凌晨,一家三口被遣返回中国。
分析:
在飞机上任何肢体冲突的行为,都会被视为航空安全威胁,机场警方和海关人员有权以安全为由,拒绝肇事旅客入境,严重者还会影响以后来美的可能性,所以提醒旅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勿因为自己的不冷静,不但导致旅程泡汤,还有可能被抓进监狱。
案例二:
一位华人游客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关,海关人员相继询问了他有关行程,酒店等问题,结果这位游客就不耐烦了,表示:「大爷是来美国花钱的,再问大爷就不来了。」没想到签证官当场就满足了他这个愿望。一个大大的不准入境印章盖到了他的护照上,就让他打道回府了。
分析:
这个例子听起来好像是海关人员滥用职权,难道絮叨两句就要被遣返了?其实海关确实有这么大的权利。因为在海关这里,这名游客的「絮叨」会被理解为不想回答问题,来美国可能不单纯是为了旅游。拒绝入境的原因是意图不明。
案例三: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海关人员接过他的护照,敲了几下键盘之后竟然拒绝他入境。
据海关的解释,电脑资料显示这名中国游客7月份在欧洲旅游时,留下了「不文明游客」的记录,因此海关工作人员决定拒绝他入境。
分析:
海关工作人员是有权利根据这个来判定他的入境会给美国的公共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才要拒绝他入境。
案例四:
中国女孩持旅游签证来到美国。她本来的计划是去夏威夷找个水果农场待上三个礼拜,期间把附近的景点玩一玩,然后再去洛杉矶,西雅图玩一下,最后再去加拿大的。
所以理所当然的,她在入境表格的地址一栏写下了那个夏威夷水果农场的地址。在过海关的时候,工作人员问她去那个农场干什么?你们是怎么联系上的?姑娘回答:「我是去参观的,在WWOOF网站认识的。」
结果听了这句话,工作人员的脸色就不对了。然后随便说了几句,就把姑娘带到小黑屋了,还叫来一个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给姑娘解释,最后的结果就是要她马上飞回国。
分析:
这个姑娘的经历听起来也很无辜对不对?其实问题就出在她的回答里,她提到了一个叫WWOOF的网站,这是一个帮助世界各地的农场招募志愿者的网站。就是这一点就戳到了海关官员的大忌,因为旅游签证是不能牵扯到任何工作的,志愿者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