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填写你的联系方式

如有最新备考攻略或资料,我们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你

×

首页 >> 最新动向 >> 新闻资讯

出国留学,我们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三)

2017-08-12     1924浏览   

这从出国以后的中国人在学校所选择的学科与专业便可见一斑: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刚刚发佈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显示,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的回国就业人数占了留学回国就业总人数的80%,导致这些领域求职人员远远供大于求。这种现象在我身边同样常见:和我一届毕业的来自中国的大学同学,现在绝大多数在香港从事投资银行。我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在大学裡选择了经济作为专业,原因是人文学科那时在我眼中虚无缥缈,纸上谈兵。
“不着边际”,但深刻改变着思维习惯
然而出国时间久了,我渐渐了解到,也正是美国学府中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学科,正在无形中改变着我的思考方式。

留学为了什么


英文课上的圆桌讨论让我逐渐抛弃了以往被动而死板的阅读方式,不再习惯性地去用简单的语言去概括中心思想,而学会将材料当作文学作品去鉴赏,调动感官和想像力,将阅读变成一种立体而多元的体验;
写作课的宽鬆的思维环境和严谨的逻辑训练教会了我在写论文时如何就一话题自己立论、论证与总结,而并非像国内的议论文训练一般,文章能够採纳的角度和观点早已被题目死死框住;
在美国大学的学习过程点燃了我对这些学科迟到的兴趣,也帮助我在毕业后选择记者这一行业,将所学所想用来分析了解中国这个庞大而複杂的社会。
正是在走上这条路后,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具备与欠缺这种批判性的人文教育所带来的差别:
在我的美国同龄人中与记者中,我发现许多人对周围的环境和现象,都具备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客观分析的本能。他们在看待事物和分析现象时,会对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传统看法和固有的成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去挑战它们,避免因为自己的思维懒惰而将複杂的问题简单化。
他们很少会因为认同一个人而将他的观点不假思索全盘接纳,也很少会因为否定一个人而彻底拒绝去斟酌他的想法,而接纳与反对,又很少取决于对方的权威与身份。
当然,心理学有所谓的确认偏误,人们总是有选择性地选取收集某些证据,忽略不利的观点和资讯,用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这一点倒是在我接触的高学历背景美国人中显得较为突出些。

上一篇 : 出国留学,我们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二)

下一篇 : 出国留学,我们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四)

A/OLevel

f8a980a0955e22192d495bba24f87ac.jpg

留学咨询

A/OLEVEL考试信息网免责声明

(一) 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有大量转载的留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 免费学习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出国留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文章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联系。

本课程由课窝教育新加坡中心提供服务与支持。

我要提问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你的查找时间,请将你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你联系

  • 获取验证码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