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填写你的联系方式

如有最新备考攻略或资料,我们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你

×

首页 >> 最新动向 >> 教育资讯

留学四年 我不是原来的我(一)

2017-08-24     1743浏览   

留学多年,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总是或多或少被影响着,虽说还没能达到刷新和颠覆的效果,但至少让你的观念和思维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小编要分享一个留学党对国内和国外读书经历的思考,以及留学四年给自己思维带来的巨大改变。


那些在国内上学的困惑


很多人在国内人是在一种被控制的环境当中生存的。生活每一天严格围绕着成绩这一 KPI 进行组织,每天早上六点半出现在教室,晚自习要到九点半甚至十点。


在这样的安排下,人生当中最大的两个命题,如何与社会相处,以及如何和自我相处,被屏蔽掉了。


这种单一目标制度下,所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要服从于成绩这一概念。


小的时候,老师们总是在念叨,要和成绩好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 远离那些成绩不好的人。不允许早恋。甚至连父母生病时,由于住宿,也没有办法对于家人进行照顾。


更不要提团队协作这一概念。学校本身不设置兴趣社团,不会组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


自身的兴趣也被严重的抑制。教育本身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挖掘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更好的了解自己,学习将自己的能力放置于团体当中。


但是,与社会相处和自身相处的匮乏本身还不是这个系统当中的最大问题。


alevel


在这样的一种一元价值, 一切依照标准答案,人的多元性是很难被正视。人们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呈现金字塔状错落。而非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整合自身的资源。


在成绩的压力下,人本身使用成绩来进行定义的。在教师和整个的评价系统当中,考第123 名和考124 名的人本身没有任何不同。但是第123 名和第 124名的家庭,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社会关系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可能都会被强制设定为100 名之内。


在这里,基于自身现状的思考与尝试是不被鼓励与支持的。支持和赞扬的是「榜样」,那些最能跨越任何障碍(往往也意味着在个人生活上进行最大牺牲),将一切时间贡献给学习的人。


在这样的逻辑下,听从来自长辈和权威的安排,是最为稳妥的一种决策方式。而背离这种既定逻辑的创造进行的付出可能会影响到成绩。


整个群体在经历过 10 年左右这样的思维训练之后。当这一群体进入大学,获得这真正的自由时,他们反而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老Brooks,从监狱当众出来,却仍然按照旧的逻辑,寻找正确答案。


在大学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语:「牛人」。代表着在某一个方面有特别的能力,达成了一般人无法达成的成就。 


在入学的伊始,各种官方和半官方组织就会对这些牛人进行推介,而且在新生内部本身也会对于这些「牛人」的事迹口口相传。然后一届届,出现各种各样的牛人。


每一代的新生,都在模仿者前辈的路线,上类似甚至一样的课程,拿到更好的成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狠狠的玩上一到两年,然后准备考研或者找一份工作。似乎一个大学当中所有人的道路,都可以用简单的几个模型描述出来。


上一篇 : 哈佛大学校长演讲全文(六)

下一篇 : 留学四年 我不是原来的我(二)

A/OLevel

f8a980a0955e22192d495bba24f87ac.jpg

留学咨询

A/OLEVEL考试信息网免责声明

(一) 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有大量转载的留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 免费学习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出国留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文章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A/OLevel考试信息网考试信息网联系。

本课程由课窝教育新加坡中心提供服务与支持。

我要提问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你的查找时间,请将你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你联系

  • 获取验证码
确认提交